最近十三五和德國默克爾的訪問,被美國闖南海的風頭蓋過了很多,國內輿論最大的熱點,就剩下二胎了。
關于二胎,筆者在戴維醫(yī)療剛剛啟動時,發(fā)表了文章“揭秘一個嬰兒底概念股”,談的就是戴維醫(yī)療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去翻看,可惜當時沒人注意,還有個朋友當時說筆者是胡言亂語,當然當時并沒有推出二胎政策,只是筆者的推測,其實做投資,邏輯上的推理很重要。
回過來看,十三五和默克爾,實際的重點,依然是制造業(yè),未來五年中國的GDP基本上是6.5,甚至逐步走低,在房地產只是作為防御性保障GDP的情況下,中國崛起與否,就是看制造業(yè),制造業(yè)短期政策密集在于新能源汽車,長期在于制造業(yè)的升級,真正的升級,而不是簡單的智能,所以,機床,就是核心。
比如我們看到新能源汽車,現(xiàn)在很多城市的公交車已經實現(xiàn)了電動車,有的是自己購入,有的是融資租賃公司合作,這一塊確定的業(yè)績,短期保證了客車制造公司的業(yè)績,如宇通客車和中通客車的走勢,尤其是宇通客車,幾乎就是高位橫盤,不受股災的影響,但是問題是未來的業(yè)績再大幅度增長的困難也很多,除非大面積出口,而不是僅僅的國內訂單。
而制造業(yè)升級這塊,機器人一直是一個很好的概念,實際上機器人層級是不一樣的,簡單的說有初級和高級之分,人工智能是一個更高級的概念,我們拋出智能這塊,最重要的,還是一個個的零部件,而零部件的加工制造,核心,就是機床,機床就是制造業(yè)的母體,不管是工業(yè)2.0,還是3.0,4.0,一個國家的機床發(fā)展,是制造業(yè)的核心,就像我們對飛機的研發(fā),發(fā)動機是飛機的核心,當我們正真有了自己的太行發(fā)動機時候,才是飛機軍工的一個質的飛躍。技術上
目前的業(yè)績確實是非常的差,東北老國企的困難的很明顯,同樣的,產業(yè)升級,會重新回歸到制造業(yè),那么最收益的,短期看,是國家第一步要提出的,新能源汽車,長期看,是一系列的制造業(yè),向高端進軍。
我們的勞動力已經比周圍國家昂貴,未來勞動力的稀缺,會讓勞動力的價格更貴,所以低端市場很困難。
高端市場,需要從制造業(yè)母體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推動。
另外,我們的航母在大連,航母的制造,或者說海上防御的制造,大連港是一個重要的基地,而圍繞在此,我們有沈飛,哈飛,同樣的,我們有沈陽機床這樣地域性優(yōu)勢,會在未來幾年陸續(xù)體現(xiàn)。
技術上看,短期下來已經10%的調整,短期的調整有到位的跡象。
向上的空間依然短線看到30壓力,20%的短期空間,畢竟再向上化解,層層套牢的壓力。
當然,機床的目前的業(yè)績確實很差,巨虧,這是一個邏輯上的辯證問題,一個公司如果現(xiàn)在業(yè)績很差,它的未來未必會再差,當然再差就要ST了,這種可能也會有;另一個推理,工業(yè)制造時未來國家的重點,在這種條件下,如果如此的老國企都黯然失色,那么改革會失敗,這種概率是非常的小的。
所以,表面的業(yè)績差,實際上,壓縮了下跌的空間。
如果考慮穩(wěn)健的投資者,也要注意控制 風險,也即是倉位的控制。
對于沈陽機床,筆者堅信,它的未來,將是一個烏雞變鳳凰的典型。
更多詳情,請點擊 http://lcgubn.cn